近日,位于泰州市姜堰區的五行科技新研制的國產環氧樹脂材料進入測試階段,“我們終于不用被進口原料‘卡脖子’了。”五行科技戰略發展部部長滕燕飛長舒了一口氣。

柔性軟管可承載內在壓力,面對路面坍塌等外部考驗時卻表現不佳。為尋求突破,2022年,五行科技對歐洲一家公司進行收購,其擁有符合歐盟和美國飲用水標準的給水管道內襯修復加強型CIPP專利技術,“去年管道修復這塊,公司產值為1個億,運用新技術后,攻克技術難度最高的燃氣、供水管道修復,潛在市場很大。”
但讓他們頭疼的是,最關鍵的原材料——環氧樹脂要完全依賴進口。“該技術在國內起步較晚,可借鑒的經驗少,工藝和設備都是空白,公司的團隊也不具備這樣的研發實力,目前只能從國外進口,周期長、費用也高。”滕燕飛說。

五行科技向聯合創新中心反饋了這個難題。在聯合創新中心的協調下,企業成功對接省產研院有機功能材料與應用技術研究所,經過不到兩個月的試驗,國產環氧樹脂材料成功交付。“原來要自己去找高校,找團隊,經;ㄙM數月,實際效果并不理想。”滕燕飛說。聯合創新中心背靠江蘇產研院等科研院所的雄厚科研實力,連接高校院所與工業界,成為連接全球創新資源的橋梁,讓“創新花”結出“產業果”。據介紹,像這樣的聯合創新中心,泰州市已經建起9家,今年還將建立10家。

實踐證明,一頭連著科研,一頭連著市場的聯合創新中心大有可為,通過深度融入創新網絡,推動優質創新資源下沉,暢通科技創新和產業融合通道,F在,有了聯合創新中心的支撐,泰州企業的發展底氣也更足了。據統計,短短幾個月,聯合創新中心已累計征集、凝練企業技術需求共79項,意向出資金額1.87億元;已對接技術需求22項,達成合作9項,金額265萬元。
編輯:姜景旸 王晶